

由 台灣延緩衰老暨細胞再生醫學會、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與 中華愛腦協會共同主辦的腦健康講座於10月19日下午溫馨登場,吸引近60位長照服務人員、醫事人員及關心腦健康的民眾參與。
本次講座以「守護腦健康」為核心,從科學檢測、認知訓練到心理支持,全方位呈現腦健康管理的最新理念與實務技巧。

以「你知道自己的腦年齡嗎?」揭開序幕,引導現場參與者思考腦健康的重要性。
洪聰敏 教授分享:「運動是大腦的超級食物。」
-
強調「認知儲備」對延緩大腦老化的重要性。
-
提出驚人數據:失智症患者長期照護12年平均費用高達1,392萬元(不含日常生活開銷)。
-
推薦「開放性運動」:桌球、羽毛球、舞蹈等需要高度認知參與的運動,比單純有氧運動更能提升執行功能。
-
強調大腦可塑性,即使老年也能透過適當刺激重新連線、學習與成長。

朱瓊苓 講師 介紹了腦齡檢測技術:
-
利用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,可在失智症症狀出現前偵測腦部變化。
-
分享真實案例:
-
案例一:16個月內腦齡變化 比起體齡年輕5.7歲
-
案例二:12個月內顯著改善衰老歲數 約7歲(更年輕)
-
-
強調:「實際年齡是數字,腦年齡是選擇。」
-
展示閉環式腦健康管理服務:從檢測、評估到個人化運動、飲食及認知訓練方案,一站式守護腦健康。

逆齡不是夢想:全腦健康促進
巫奉約 理事長(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)以自身故事與12年健腦研究經驗,分享失智逆轉的可能性:
-
雙連安養中心實驗成果:平均年齡86歲的30位長者,3個月課程後,MoCA認知評估平均提升18.45%。
-
推動「身心整合動作網絡(SCAN)」概念,結合八大課程模組:時事互動、反應遊戲、健腦運動、智體運動、全腦運動、主題遊戲等。
-
精彩語錄:「我們不看壞的部分,只用好的部分,愈用就會愈好用。」

溫柔陪伴:照顧者的心理支持
林其薇 心理師提醒照顧者的重要性:
-
分享案例的藝術創作讓大家理解失智者眼中的世界變化。
-
強調支持系統涵蓋患者、主要照顧者、家屬及社區。
-
分享「減法話術」實務技巧:
-
配合失智者的世界回應,而非說服
-
講重點、長話短說
-
「方便的謊言」可增加安心感
-
善用失智者的「遺忘」特性
-
-
精彩語錄:「Seeing the Person, Not the Disease — 看見人,而非疾病;照顧別人,也要照顧自己。」

這場4小時講座帶給參與者滿滿乾貨,腦齡可逆轉,失智不是絕症;
運動很重要,認知刺激運動更需要重視,及早檢測可預見20–30年後風險,
愉悅情緒是促進腦健康的關鍵,照顧者心理健康同樣重要。

巫奉約理事長總結:「失智、失能不發生才是有盼望的人生。」
讓我們從今天起,用科學方法守護自己與家人的腦健康!
想了解更多腦健康資訊,可關注 台灣延緩衰老暨細胞再生醫學會、中華愛腦協會及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的後續活動。
